在摩纳哥看紫禁城 中国古代帝王帝后的宫廷生活
发表日期 2016年10月11日 18:20 - 更新日期 2023年7月25日 03:02

Attributed to Jean-Denis Attiret, Portrait en buste d'une concubine, around 1750-60
Oil on paper
Musée des Beaux-Arts de Dole
©Musée des Beaux-Arts de Dole, cl. Jean-Loup Mathieu
2017年7月14日至9月10日
2001年,摩纳哥格里马尔迪宫举办了纪念“中国首位皇帝”的展,至今让人难忘……2017年夏季,格里马尔迪宫将呈现中国最后一个皇室王朝,清朝(1644年-1911年),展现它的辉煌,风尚和宏大。
“在摩纳哥看紫禁城——中国古代帝王帝后的宫廷生活”展由两位专家联合负责,巴黎吉美博物馆负责中国部的名誉馆长戴浩石先生及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主任王跃工先生。此次将收集约200件中国古代皇宫精选藏品,另有一部分来自欧美大型藏馆(赛努奇博物馆、卢浮宫、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贝博物馆、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和历史博物馆、华盛顿亚瑟·萨克勒美术馆)。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之地的中心,深入人心,拥有丰富的无价遗产,诚挚邀请广大观众前来参观。
紫禁城是现存的最负盛名的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上游客最多的景点,每年有几千万游览者。它既是宫殿又是博物馆,北京首都新城就是围绕它形成的。紫禁城是由明朝第三位君主在1406年至1420年间修建的。之后在近三百年间,满清王朝历代君主在此完成权力更迭,这是一个权力的诞生地。
清朝帝王是这次展览的重点,尤其是康熙皇帝(1662年-1722年)、雍正皇帝(1723年-1735年)和乾隆皇帝(1736年-1795年),是中国文化的典范时期。作为上天派给人间的代表,皇帝,被成为“天子”,拥有绝对权力,统领军队,宗教和言论。我们会看到各种代表性物品反映了不同的功能:画像、盛装、家具、宝贵物品、科学仪器,……其中一些堪称“国宝”。从1644年开始满族强大的“八旗”军队开始入主中国,各种物品、雕刻也体现了清君主的军事征战和他们的胜利运动。
清王朝统治时期,最美的部分依然是文化。中国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映了中国历史文明盛世,在这期间一直深刻影响着当时的西方社会:通过书法和绘画表现的毛笔艺术,瓷器、漆器体现的装饰艺术,音乐和歌剧。这些艺术的卓越和精彩给现今社会留下了巨大遗产,正如银幕展示的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画家张大千(1899年-1983年)作品所体现的,令人印象深刻。
展览设计的是从皇宫各殿到御花园的一次游览,参观路线也集中了宫城一些代表性的地点(天坛、金銮殿、佛寺、祠堂、茶楼),是一次让公众体验几千年历史文明核心的旅行。
此展览布置也采用现代和教育的方式来表现,特别使用了两个标志性庙宇模型(中国紫檀博物馆,北京)和从未公布的声像资料,给公众带来在紫禁城宫殿里身临其境的游览体验。